“雙減”之下,教培行業轉型的9個方向
1.素質教育
這段時間,我教培行業朋友們的朋友圈,明顯多了不少“兒童創意美術班”的內容。
因為“雙減”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減小學生的學科壓力。減小學科壓力之后,家長才能有心、孩子才能有力,才能提高整體素質。什么是“整體素質”?音體美(音樂、體育、美術),是整體素質的基本盤。
向素質教育轉型,基本是學科類教育巨頭的共識。但是,素質教育是非剛需,市場體量有限。西湖很難承受太平洋的水量。這個市場的競爭,一定會無比慘烈。
很多機構,也在嘗試別的賽道。比如,科學教育。
2.科學教育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整個中國都深刻體會到了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芯片,操作系統,光刻機。沒有基礎科技,就隨時可能會被卡脖子。
在中小學階段,在學科教育外,增強科學教育(STEM+A),也許是符合國家戰略的,一條長長的、濕濕的、厚厚的雪道。
什么是STEM+A,就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人工智能(AI-artificialintelligence)。
天文、化學、物理實驗、機器人,尤其是編程,這些能激發孩子對科技產生無限好奇的培訓,可能會受到家長喜歡,政策支持。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甚至曾表示:根據大、中、小學生的不同認知特點,讓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知識進學科、進專業、進課程。
3.校企合作
新政中,學校要“保證課后服務時間”:
引導學生自愿參加課后服務。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并“提高課后服務質量”:
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
但是,學校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專業能力提供這些服務怎么辦呢?這時,成為校內培訓的“有益補充”的機會來了。新規說,可以“拓展課后服務渠道”: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提供。中小培訓機構,和學校合作,從2C的模式,轉型為2B的模式,也許是一條全新的思路。不僅是課后的托班,甚至可能還有周六,或者是寒暑假。當然,2B的合作,需要充分理解學校的運作機制,決策流程,接受嚴格的管理。這對教培機構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你堅持自己原有的2C的專業能力,不想做能力遷移,怎么辦?可以研究一下“家庭教育”。
4.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簡稱“家教”。
教育,有三個主要的場所:學校,家庭,和第三方場所(線上、線下)。當學校、第三方場所被嚴格監管后,焦慮的父母,一定會把“家教”當做一個重要的教育出口。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把原來在校外培訓的老師請回家,關起門來悄悄地繼續補課。家庭教育涵蓋的內容,遠遠大于此。它包括至少三個方面:學科輔導、素質教育、陪伴成長。
5.營地教育
現在開始越來越多在他們的朋友圈,看到“營地教育”。寒暑假不允許學科補課,那么將會有大段時間富裕出來。這段時間,讓孩子走出去,接近大自然,甚至接受一些挑戰,對拓寬他們的視野,磨練他們的意志力,可能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營地教育除了“吃苦”之外,拓展一下,其實可以有很多變種。比如名校游。帶孩子去名校,讓他們在真實地接觸后,對名校產生心生向往,可能會非常有助于激勵他們的日常學習。
6.成人教育
如果說K12學科培訓廝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考、高考而引發的對補課的剛需。那么,另外一個對補課的剛需市場,就是成人教育。為了找工作,為了升職,為了創業。尤其是為了考證。這塊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且客單價未必比K12要低。
成人教育,還不只是“考試和考證”。成人面試培訓,數字化培訓,和企業聯合培養職業人才等等,都是可以探索的方向。嚴格意義上來說,得到,混沌,湖畔,以及大量創業教育、商業教育、通識教育,也屬于這個賽道。只是內容偏重不同。
這個賽道,過去是傳統的、散落的培訓機構。教培巨頭,是有機會進入,并且形成規模效應的。
7.智能硬件
為什么?因為智能硬件(產品),是相對于教育培訓(服務)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大的賽道。每一場培訓,都需要占用一個老師確定的交付時間,邊際成本很高。而硬件的好處是,完全不占老師的時間,如果需求抓得準,可以起巨大的量。
在這點上進入比較早的,是網易有道。他們在智能硬件上的持續投入,在今天看來,增加了自己對政策的抗風險的能力。
但是,做智能硬件的門檻,還是相當高的。因為這不僅需要企業具有教育基因,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基因,另外,你必須學會管理研發效率、品控質量,以及一個可能你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庫存。
在這個賽道上,還有一些機構投入了智能作業燈,錯題打印機,電子墨水閱讀器,K12專用的教育筆記本電腦,等等。智能硬件這個賽道,比較適合已經上市的大資本。當小水池承接不了大資本時,這是一個足夠大的賽道。從賽道的大小來看,還有一個同樣大的賽道。那就是:教育科技。
8.教育科技
人工智能,終將被用于教育。教培行業的地震,可能會加速它的到來。
中國有家叫“一起教育科技”的公司,通過技術,幫老師自動掃描閱卷,幫學生定制專屬練習。2020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0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的通知》,鼓勵建設名師、家長等多類個人空間,以及區域、班級、社團等多種類型機構空間,并明確指出要促進網絡學習空間覆蓋全體教師和全體適齡學生。
用技術,為學校教育提供“有益補充”,是教培行業中,一個門檻高,但收益可能也高的賽道。
9.視頻直播
抖音上有一個叫雪莉的女孩,本科北京郵電大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先在教培機構工作過,是明星老師,然后創業在抖音上開賬號教英語。她的英語教學視頻,不少都有幾萬次點贊。這意味著,有十萬加的觀看。
小機構,甚至個體老師的能量,在短視頻+直播時代,甚至有可能遠超大公司,只要你的內容真的能吸引人。
現在的抖音、快手、B站,已經不僅僅是消磨時間的地方。它們也成為了“正經學點東西”的地方。這也導致了大量機構和個人入駐。
最后的話
最近,CCE素博會密集地和教培行業的朋友們,聊了很多。他們并不焦慮。為什么?因為只要需求在,供給就會在。只要理解并堅決遵守新政,在雙減的大邏輯下,教培行業依然會有巨大的發展機遇。新東方、好未來、高途、有道,等等機構,都在調整姿勢。尤其你會發現,多元化的機構,早已做好了布局。
(文章來源于網絡)
2022CCE中國素質教育博覽會,持續為您提供更多行業資訊!
2022年4月舉辦于上海世博展覽館的CCE中國素質教育博覽會將與各大協會及機構聯合舉辦高峰論壇。論壇將邀請行業內各知名領袖,聚焦中國素質教育產業,對政策解讀、資本賽道、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度剖析,助推中國素質教育新發展。
CCE中國素質教育博覽會(簡稱CCE素博會)是由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靈碩展覽集團聯合主辦的教育品牌展會。展會依托靈碩展覽集團9年教育行業資源,以“3天展期+365天精準對接”服務為引擎,打造中國素質教育產業一站式商貿對接平臺,助力企業共創價值,共享未來。
網址:www.fwsled.cn 聯系電話:小C:131 6278 205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