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鼓勵幼兒園辦托班要做好條件保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首場“部長通道”上回應教育熱點時表示,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為2—3歲的幼兒提供托育服務,切實把生育、養育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實惠。應該說,幼兒園辦托班是發揮學前教育資源優勢提供托育服務的一種有益嘗試,目前仍處于探索過程中。但做好條件保障,應成為幼兒園辦好托班的一個前提。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均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提供托育服務等要求。鼓勵幼兒園開設托班,既能解決托育問題,又能解決幼兒園生源不足問題,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地方政府應做好條件保障,把這項惠民舉措落實好。
做好條件保障,也要評估好幼兒園現有資源環境。幼兒園辦托班是“新生事物”,探索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問題。幼兒園是否具備開設托班的硬件和軟件條件,是需要具體考慮的問題。現實中,也存在有的幼兒園開設了托班,但沒有獲得相應運行經費支持的情況,于是只能擠占原有經費來維持;也有的幼兒園對于托班教師應該具備什么資質比較模糊,難以保證科學的照護服務。因此,幼兒園適不適合辦托班,需要因地制宜綜合考量。 做好條件保障,還要理順幼兒園辦托班的管理體制。在實踐中,幼兒園辦托班牽涉多個部門,有一個逐步理順的過程,探索中遇到的問題,也需要多部門協同解決,明確誰主管、誰負責、怎么辦等事項,才能讓好政策出好成效。例如,山東省創新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從省級層面統籌協調、打破壁壘,出臺了《支持幼兒園開設托班的若干措施(試行)》,教育、財政、衛健等多部門合力推進政策貫通,讓幼兒園在多元化托育服務機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有了收費、師資配備、保教服務等工作如何開展的依據。 普惠托育事關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能不能托得起、托得放心、托得安心,決定著老百姓是否選擇托育。當下,“家門口就能上好園”越來越成為現實,幼兒園辦托班具有安全性、專業性、教育連續性等優勢。各級政府支持幼兒園辦托班,既要評估現有條件是否具備,也要為幼兒園排憂解難,進一步健全財政、收費、師資等保障機制,提高幼兒園開設托班的積極性。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