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
《綱要》明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標,部署了9個方面重點任務: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夯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戰略基點;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設學習型社會,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筑牢教育強國根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在《綱要》中同時提到: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加快補齊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短板。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加強校園足球建設,有效控制近視率、肥胖率。推進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實施勞動習慣養成計劃,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監測預警系統,分學段完善服務工作機制。加強憲法法治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國防教育。深入實施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
“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建立基礎教育各學段學齡人口變化監測預警制度,優化中小學和幼兒園布局。提高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加強近期和中長期教育資源統籌配置。建立“市縣結合”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學段教育資源,加強跨學段動態調整和余缺調配,擴大學齡人口凈流入城鎮教育資源供給。支持人口20萬以上縣(市、區、旗)辦好一所達到標準的特殊教育學校,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十五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
“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穩步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落實和完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統籌推進市域內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加快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供給。探索設立一批以科學教育為特色的普通高中,辦好綜合高中。深入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計劃。”
“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嚴控學科類培訓,規范非學科類培訓。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數字化、全流程管理。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壓減重復性作業,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提高課后服務質量,豐富服務內容。加強科學教育,強化核心素養培育。”
《綱要》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綱要》共11部分,分別對應總體要求、“八大體系”、綜合改革和組織實施。
一是總體要求,明確了教育強國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
二是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和成果應用,拓展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空間和陣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高質量教材,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三是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夯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戰略基點。提出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四是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提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發展,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
五是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出實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建設高等研究院開辟振興區域發展新賽道。
六是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提出塑造多元辦學、產教融合新形態,以職普融通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優化技能人才成長政策環境。
七是建設學習型社會,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提出提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水平,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
八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筑牢教育強國根基。提出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優化教師管理和資源配置,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
九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提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配機制,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健全教育戰略性投入機制,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機制。
十是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提出提升全球人才培養和集聚能力,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
十一是加強組織實施。要求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全面推進各級各類學校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扛起教育強國建設的政治責任,形成建設教育強國強大合力。
文章來源:新華社